查看原文
其他

情绪表达

2016-11-12 刘丽君 LLJ的精神病世界


写完《这篇文章很坏》之后,我在想,为什么这么“不讲道理的文章”(贴了个标签),会有这么多人看以及转发呢?不能否认的是,这篇文章让很多人(十万+)有共鸣。这共鸣,共的是什么呢?既然,我认为这篇文章不讲道理,那它在讲什么呢?

 

我重写一下第一个故事:

 

一开始,室友A试用室友B的化妆品,B觉得没什么问题,很OK

A开始找B借化妆品,一借就借全套,B感到不悦

A借了B的化妆品好几个月不还,B感到气愤

A趁B回家时不经同意使用了B的化妆品,B暴怒了。

于是,B和A就撕起来了。

 

根据原文,B的情绪升级估计花了半年时间(“好几个月”,加上有个“假期”)。


当然,以上的情绪部分都是我脑补的。但有没有这个可能呢?我觉得八九不离十。在(我认为)B感到“不悦”的时候,原文中B认为自己同情A家庭条件不好,于是“包容了”A的行为。

 

所以,(我认为)这篇文章之所以这么多人看,是因为,共到了大家的情。有一种“我艹!我也遇到过!就是这样子!坏人!”转发而后快,借文章骂骂身边的人。这是情绪。

 

但是,略显隐晦。它不使用情绪表达的词,它跟你讲道理。你看,这样这样这样,所以他们是坏人。颇有演绎推理之范式,写好几个故事,得出一个结论。B不说,妈的,用我的东西,我不爽(情绪表达)。B说,我包容了(理智表达,我没有不爽,我同情她)。B不说,妈的,我太气愤了!(情绪表达)。B说,室友嘛,抬头不见低头见,不好意思翻脸(理智表达,不能翻脸不能翻脸)。最后升级成了暴怒(我擦,忍不了了!)。

 

这种非建设性的情绪表达方式,是普遍存在的。比如,我就是这样子的。类似一个水坝,蓄水到一定程度,冲破大坝倾泻而出。往往情绪涉及到关系,到最后这种强度(暴怒)的情绪之下,理智基本就不起作用了,关系基本就毁了。

 

这类文章实际上激发的是读者的情绪记忆。

 

此处插播一段个人体验。

 

中秋节有个朋友给我寄了老家的月饼,和小包装5-8cm直径的月饼不太一样,是特别地方特色的大月饼,直径得有20cm。我一看到那个月饼,整个人都不好了。大半天都情绪低,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,别人给你寄月饼,你还不高兴,这不是有病吗?但是不行啊,我就是很不爽,为啥呢为啥呢为啥呢?


想不明白我是不会善罢甘休的。我就想啊想,想到小时候一到过节爹妈就吵架,中秋节的记忆就是大家都围着大月饼,想吃,但吃的时候小心翼翼,爹不开心,妈也不开心,我们吃月饼当然吃得不开心。这个大月饼就和低落情绪绑在一起了(好无辜的月饼)。

 

尽管十年过去,这个情绪记忆还是如此深刻,容易被激发出来影响到当下的情绪体验。想明白了呢,我就啃了一口月饼,现在是现在,不是过去,可以开开心心吃啦!

 

情绪这个问题处理起来比较难。难的不是情绪本身,事实上,心理咨询与治疗里有个技术叫做“共情”,就是针对情绪处理的。所谓共情,唐登华老师查房的时候曾经说过,大意是:共情就好比,来访者站在河里,咨询师要把一只脚踩进河里,一只脚在岸边,既要感受到来访者的感受,同时要保持将对方拉上岸的能力。

 

非专业的人看到这里是不是要晕?

 

(我的一个理解)假设这条河是情绪(主要指负面情绪),第一,来访者得意识到自己在河里。第二,来访者如不能意识到自己在河里,咨询师要帮助来访者意识到他在河里。然后呢?是继续选择在河里待一会儿,还是先上岸再说?都有可能。

 

很难的是第一步,辨认自己的情绪。(具体技术请参考推荐阅读部分)

 

我们在陈述一个问题的时候,事实和事实引发的情绪(the facts and the associated emotions)【1】通常是混杂在一起的,更常见的是,我们只陈述事实,而不陈述情绪(我们习惯将情绪隐藏在事实陈述里,包括陈述事实的角度、用词、表情、语气、身体姿势等等)。

 

比如《你的问题不是穷,而是坏!》里的几个故事陈述者。

 

有一些文章会教你,男朋友在女朋友痛骂某个人或某件事的时候,男朋友要做的事情就是,一起骂,骂得比女朋友还狠。这个很有道理,作为闺蜜也一样。这就是处理情绪,即共情。我感受到你的感受,表达理解和支持。如果一个人在表达情绪,你去跟对方讲道理,那基本是自讨没趣,不在一个频道上。

 

但我觉得更高明一点的方法是,把这个套路明朗化。当我们陈述一个问题时,把事实和情绪分开。比如,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,我感到什么样的情绪。我知道这件事情暂时解决不了,但是我现在很不爽。或者,对方在向你陈述一个问题是,辨别一下哪个是事实部分(你可能帮得了忙,也可能帮不了忙),哪个是情绪部分(使出必杀技——共情)。

 

关于共情,外科医生多不善于共情,能动刀子的干嘛要动嘴?内科医生要好一点,毕竟不会动刀子。精神科医生,那简直就靠一张嘴营生了。(这个这个,真的只是开玩笑←_←)


往期文章:沟通的艺术与愤怒

 

引用【1】《The Clinical Interview Using DSM-IV-TR 1》P22(引用部分真是装B好去处。。。)

 

推荐阅读:《沟通的艺术》第四章:情绪:感觉、思考和沟通。

另:推荐关于《你的问题不是穷,而是坏!》的另一篇评论文章:李松蔚老师《你的问题不是富,而是不敢面对真正的自己》看看情绪背后可能是什么,很有意思!(戳阅读原文直达)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